浮脈:輕取即得,重按稍減而不空,舉之泛泛而有余,如水上漂木。主表證、虛證。浮脈主表,反映病邪在經絡肌表部位,邪襲肌腠,衛陽奮起抵抗,脈氣鼓動于外,脈應指而浮,故浮而有力。內傷久病體虛,陽氣不能潛藏而浮越于外,亦有見浮脈者,必浮大而無力。外邪襲表,營衛不和,營者水谷之精氣,衛者水谷之捍氣,都出自中焦脾胃,所以營衛不和則脾胃不寧,常導致胃氣上逆,出現嘔惡噯氣等癥。一般情況下,表解里自和,或者略加二陳之類以和胃即可。內傷久病脈浮而無力,則在補氣養血的同時宜少加潛鎮酸斂之品,如天麻、白芍等;脈浮滑有力而無發熱惡寒等表癥者,多為飲食積滯,胃脘不適、惡心欲吐,可以用吐法,??蓽p輕癥狀,如同有的患者查胃鏡后,此前多方服藥不效的胃病豁然若失。吐法不好用,我們一般用消導的方法如保和丸等。
洪脈:脈體洪大,狀若波濤洶涌,來盛去衰。主里熱證。洪脈的形成,由陽氣有余、氣壅火亢,內熱充斥,致使脈道擴張,氣盛血涌,故脈見洪象。若久病氣虛或虛勞,失血,久泄等病證而出現洪脈,是正虛邪盛的危險證候或為陰液枯竭,孤陽獨亢或虛陽亡脫。此時,浮取洪盛,沉取無力無神。金匱要略說:脈大為癆,極虛亦為癆。這里的久病、失血久泄等出現的洪脈就是金匱要略中所說的脈大,和真正的洪脈有區別。心血管藥物對脈象有影響,服用擴張血管的藥,脈常?;?,也有時表現為洪脈。此時常常舍脈從癥,根據其他表現辨證,如同傷寒論所論桂枝湯:服桂枝湯后出現脈洪大,如果煩渴欲飲則為轉為陽明病,用白虎湯。如果口不渴,說明仍在表,繼續以解表的方法。
濡脈:脈象浮而細軟,如帛在水中。主虛證,濕證。精血兩傷,陰虛不能維陽,故脈浮軟,精血不充,則脈細;若為氣虛陽衰,虛陽不斂,脈也浮軟而細。若濕邪阻壓脈道,亦見濡脈。濡脈和細脈的區別是脈形略淺顯一些,是虛還是濕要通過其他舌像、癥狀、體征鑒別,體現在治法用藥上主要是脈濡的虛證略參以酸斂或者潛鎮,而脈沉細之虛證則需補氣養血兼以升清。都是氣血不足的虛證,用藥有所不同。比如說濡脈用加味當歸芍藥散,以當歸、白芍、炙甘草、超酸棗仁等。細脈則用升陷湯,用黃芪、黨參配伍柴胡、升麻等。
散脈:浮散無根,至數不齊。如楊花散漫之象。主元氣離散,臟腑之氣將絕的危重證候。因心力衰竭,陰陽不斂,陽氣離散,故脈來浮散而不緊,稍用力則無,漫無根蒂;陰衰陽消,心氣不能維系血液運行,故脈來時快時慢,至數不齊。如果和現代醫學對比的話,散脈應該是房顫伴心衰的脈象,是心衰、循環衰竭后出現的房顫,浮散無根,此時的治療和預后都應該結合西醫的一些檢查做出診斷或處理,預后多不良,中醫就只能大補元氣,回陽救逆,并參以潛鎮,比如參附龍骨牡蠣湯等。
芤脈:浮大中空,如按蔥管。主失血,傷陰。芤脈多見于失血傷陰之證,故芤脈的出現與陰血亡失,脈管失充有關,因突然失血過多,血量驟然減少,營血不足,無以充脈,或津液大傷,血不得充,血失陰傷則陽氣無所附而浮越于外,因而形成浮大中空之芤脈。芤脈主失血、傷陰,失血傷陰證候出現芤脈也可以認為是脈證不符的表現,預后就不如細弱脈好。失血出現芤脈,一般也只能止血、給血,中藥一般用不上。傷陰出現芤脈,偶爾遇到,治療則在大量養陰填精的基礎上根據不同情況進行配伍,比如舌質淡加附子肉桂,取八味腎氣、右歸丸意。如果舌質不淡則加潛陽的藥物,比如龜板、鱉甲、牡蠣,取大定風珠意。
革脈:浮而搏指,中空外堅,如按鼓皮。主亡血、失精、半產、漏下。革脈為弦芤相合之脈,由于精血內虛,氣無所附而浮越于外,如陰寒之氣收束,因而成外強中空之象。革脈既有芤脈的浮大中空,又有弦脈的端直以長,如按琴弦的感覺。其形成的機理是較之芤脈更缺乏生氣,也就是“胃氣”“腎氣”,我們所說的胃神根都不好,后期調理起來需要更長的時間。
沉脈:輕取不應,重按乃得,如石沉水底。主里證。亦可見于無病之正常人。病邪在里,正氣相搏于內,氣血內困,故脈沉而有力,為里實證;若臟腑虛弱,陽氣衰微,氣血不足,無力統運營氣于表,則脈沉而無力,為里虛證。如果脈沉而和緩從容,不快不慢,節律調勻,雖有不適,則為病不及脈。對于沉脈主要體察與之相合的脈素,沉脈合脈最多,比如:沉細為血虛;沉弱為氣虛。兩者都得氣血雙補,用八珍湯、圣愈湯等;沉弦為氣郁,加上細即沉弦細脈則用當歸芍藥散,養血柔肝;脈不細則用柴胡疏肝散等;沉滑為郁熱,根據癥狀常常用柴胡疏肝散加左金丸,疏中帶散,使氣機疏通,郁熱散開,則脈見柔和;沉澀為脈絡瘀滯,用理氣活血方法,根據病癥選方用藥。
伏脈:重手推筋按骨始得,甚則伏而不見。主邪閉,厥證,痛極。因邪氣內伏,脈氣不能宣通,脈道潛伏不顯而出現伏脈;若陽氣衰微欲絕,不能鼓動血脈亦見伏脈。前者多見實邪暴病,后者多見于久病正衰。遇到伏脈要結合一般情況進行分析,再測一測血壓,可以幫助對病情的判斷虛實,血壓正常甚至還高則考慮邪氣內伏,脈氣不能宣通所致。如果是陽氣衰微欲絕,不能鼓動血脈而出現伏脈,應該屬于休克狀態。另外,要注意和弱脈、沉脈、微脈等弱脈類進行鑒別。
弱脈:極軟而沉細。主氣血陰陽俱虛證。陰血不足,不能充盈脈道,陽衰氣少,無力鼓動,推動血行,故脈來沉而細軟,而形成弱脈。弱脈還要根據其他四診所得辨別氣血陰陽的側重。
牢脈:沉按實大弦長,堅牢不移。主陰寒凝結,內實堅積。牢脈之形成,是由于病氣牢固,陰寒內積,陽氣沉潛于下,故脈來沉而實大弦長,堅牢不移。牢脈主實有氣血之分,癥瘕有形腫塊,是實在血分;無形痞結,是實在氣分。若牢脈見于失血,陰虛等病證,是陰血暴亡之危候。牢脈屬合脈,脈沉弦緊,缺乏柔和感,感覺沒有生氣,往往按沉弦脈、沉緊脈記述。脈位比伏脈淺。
遲脈:脈來遲慢,一息不足四至(相當于每分鐘脈搏60次以下)。一般主寒證。遲而有力為寒痛冷積,遲而無力為虛寒。久經鍛煉的運動員,脈遲而有力,則不屬病脈。遲脈主寒證,由于陽氣不足,鼓動血行無力,故脈來一息不足四至。若陰寒冷積阻滯,陽失健運,血行不暢,脈遲而有力。因陽虛而寒者,脈多遲而無力。邪熱結聚,阻滯氣血運行,也見遲脈,但必遲而有力,按之必實,遲脈不可概認為寒證,當脈癥合參。經常見遲脈而非久經鍛煉者,要詢問是否服影響心率的藥物,平素心率如何,有無心臟傳導阻滯。遲脈未必都是寒證,非胸陽不振,寒凝心脈者,往往不影響脈率。不過,其他臟腑病變見遲脈,至少說明沒有熱像。與遲脈合脈情況也不少,比如脈遲兼滑,主痰熱阻滯,用溫膽湯加理氣之品;兼脈澀主氣滯,理氣通陽,考慮用枳實薤白桂枝湯等;脈遲細弱,氣血不足,用十全大補、人參養榮丸等;脈遲微弱,為元氣衰竭,用參附湯等;暴飲暴食后出現脹滿嘔吐,也可見遲脈,應加以鑒別。
緩脈:一息四至,來去怠緩。主濕證,脾胃虛弱。濕邪粘滯,氣機為濕邪所困;脾胃虛弱,氣血乏源,氣血不足以充盈鼓動,故緩脈見怠緩。濕邪困脾的緩脈是脈不細而有力,氣血虛弱的緩脈是怠緩無力,前者用平胃散,后者用香砂六君子湯。緩脈是指下感覺脈搏緩慢,但一數脈率至數不少。緩脈不都是病脈。如果和緩有力,節律調勻則為正常脈象,是脾胃功能正常、氣血充足、百脈通暢的反映。若病中脈轉緩和,邪氣漸退的表現。葉天士在《溫熱論》中論述戰汗透邪時說,戰汗透邪后由于邪退正虛,陽從汗泄,故漸膚冷,而且患者神疲乏力,昏昏欲睡,他說:此時宜令病者,安舒靜臥,以養陽氣來復,旁人切勿驚慌,頻頻呼喚,擾其元神,使其煩躁。但診其脈,若虛軟和緩,雖倦臥不語,汗出膚冷,卻非脫證;若脈急疾,燥擾不臥,膚冷汗出,便為氣脫之證矣。
緩脈細細的體會,還有緩弱、濡緩、緩澀等不同,雖然都是機能不活躍的表現,但用藥有所不同,用藥細一些可能效果就更好些。另外,要注意體察是否兼有沉取見滑、弦、緊等脈素,主病就有區別了。沉取兼滑可能有痰熱郁閉;沉弦則氣機郁滯;沉緊則兼有沉寒痼疾。
澀脈:遲細而短,往來艱澀,極不流利,如輕刀刮竹。主精血虧少,氣滯血瘀,挾痰,挾食。精傷血少津虧,不能濡養經脈,血行不暢,脈氣往來艱澀,故脈澀而無力;氣滯血瘀、痰、食膠固,氣機不暢,血行受阻,則脈澀而有力。澀脈主要從有力無力判斷虛實。精血虧少,脈澀而無力,常常同時伴脾胃虛弱,所以用藥宜輕靈,避免滋膩礙脾;脈澀有力為實證,多氣滯血瘀。如果初按澀,沉取有滑象則多為挾痰,挾食。澀和滑是兩種完全不同的指感,一般情況是浮取澀,沉取滑。還有一種相反的情況,就是比較虛的患者,調節不太好,或者,容易激動的患者,剛坐下就把脈,脈象急疾而滑,尤其浮取,等平靜片刻,脈恢復本來面貌而表現為澀脈。所以切脈時間要夠,要靜下心來慢慢體會。
結脈:脈來緩,時而一止,止無定數。主陰盛氣結,寒痰血瘀,癥瘕積聚。陰盛氣機郁結,陽氣受阻,血行瘀滯,故脈來緩怠,脈氣不相順接,時一止,止后復來,止無定數,常見于寒痰血瘀所致的心脈瘀阻證。結脈見于虛證,多為久病虛勞,氣血衰,脈氣不繼,故斷而時一止,氣血續則脈復來,止無定數。脾胃病臨床見結脈要結合西醫心臟病考慮,結脈出現的時間,頻率,心電圖表現,心臟基礎病等情況。除此之外,結脈是脾胃虛弱的脈象,如同緩而無力的病脈。
數脈:一息脈來五至以上。主熱證。有力為實熱,無力為虛熱。邪熱內盛,氣血運行加速,故見數脈。因邪熱盛,正氣不虛,正邪交爭劇烈,故脈數而有力,主實熱證。若久病耗傷陰粗,陰虛內熱,則脈雖數而無力。若脈顯浮數,重按無根,是虛陽外越之危候。數脈多見于熱證,沒有疑問,但也未必都是熱證,要結合舌像。氣虛也常見數脈,心脾肺氣虛,運行無力,須脈動以自救,代償性加快工作,此時補氣時宜結合補血加以收斂。
疾脈:脈來急疾,一息七、八至。主陽極陰竭,元陽將脫。實熱證陽亢無制,真陰垂危,故脈來急疾而按之益堅。若陰液枯竭,陽氣外越欲脫,則脈疾而無力。疾脈需要中西醫結合積極搶救治療。熱病高熱,傷及氣陰,表現為疾脈,有時并非脫證,當清熱養陰。
促脈:脈來數,時而一止,止無定數。主陽熱亢盛,氣血痰食郁滯。陽熱盛極,或氣血痰飲,宿食郁滯化熱,正邪相搏,血行急速,故脈來急數。邪氣阻滯,陰不和陽,脈氣不續,故時一止,止后復來,指下有力,止無定數。促脈亦可見于虛證,若元陰虧損,則數中一止,止無定數,必促而無力,為虛脫之象。促脈與結脈從心率快慢角度來說是相對應的,那么既不“脈來數”也不“脈來緩”而出現時而一止,止無定數叫什么脈,而且這種情況更多見。還有一種促脈的解釋,就是脈律正常而有急促的意思,給人一種脈象不太平和的感覺,預示病情有變化,有邪氣盛的意思。這種促脈如果脈雖促急,但按之虛,是正不勝邪的表現。肝氣初乘脾犯胃時也可表現為這樣的促脈,“肝苦急,急食甘以緩之”,可以用柔肝緩急的方法治療。
動脈:脈形如豆,厥厥動搖,滑數有力。主痛證、驚證。動脈是陰陽相搏,升降失和,使其氣血沖動,故脈道隨氣血沖動而呈動脈。痛則陰陽不和,氣血不通,驚則氣血紊亂,心突跳,故脈亦應之而突跳,故痛與驚可見動脈。脾胃病見動脈多飲食積滯,痰熱上擾,多用溫膽湯加味。
虛脈:三部脈切之無力,按之空虛。主虛證。氣虛不足以運其血,故脈來無力,血虛不足充盈脈道,故按之空虛。由于氣虛不斂而外張,血虛氣無所附而外浮,脈道松弛,故脈形大而勢軟。虛脈不細不弦,不緩不緊,不浮不沉,只是按之空虛。虛脈可以是單一脈象,更多的是與其他脈相兼而為合脈。不過這樣的合脈往往視虛脈為次要地位,把反映邪氣的脈象要素做為主脈而不稱其為虛脈。比如弦而為力,細弱等脈。和弱脈比較,虛脈偏重氣虛,弱脈偏重血虛。
細脈:脈細如線,但應指明顯。主氣血兩虛,諸虛勞損,濕證。細為氣血兩虛所致,營血虧虛不能充盈脈道,氣不足則無力鼓動血液運行,故脈體細小而無力。濕邪阻壓脈道,傷人陽氣也見細脈。細脈以虛證為主,即便為濕證也是脾虛生濕,治療當以健脾化濕為主,香砂六君子湯。細脈與其他脈相兼合脈比較多。比如細弦,主肝血虛,用逍遙散;細滑,主血虛郁熱,用丹梔逍遙散;細澀,主氣血不足、血行瘀滯;細數,主陰虛火旺;細弱,主氣虛虧虛等等。
微脈:極細極軟,按之欲絕,似有若無。主陰陽氣血諸虛,陽氣衰微。陽氣衰微,無力鼓動,血虛則無以充脈道,故見微脈。浮以候陽,輕取之似無為陽氣衰。沉以候陰,重取之似無是陰氣竭。久病正氣損失,氣血被耗,正氣殆盡,故久病脈微,為氣將絕之兆;新病脈微,是陽氣暴脫,亦可見于陽虛邪微者。微脈病情危重,需中西醫結合積極救治,少陰證,當回陽救逆,用四逆湯、參附湯之類。
代脈:脈來時見一止,止有定數,良久方來。主臟氣衰微,風證,痛證。臟氣衰微,氣血虧損,以致脈氣不能銜接而歇止,不能自還,良久復動。風證、痛證見代脈,因邪氣所犯,阻于經脈,致脈氣阻滯,不相銜接為實證。從心率來看,為室性早搏,代償性間歇,形成聯律。其和結脈、促脈對疾病預后的意義,要結合西醫心臟病生理進行分析。以上涉及西醫脈律不整的脈象都要結合西醫心臟生理病理學進行分析,包括遲數脈等。
短脈:首尾俱短,不能滿部。主氣病。有力為氣滯,無力為氣虛。氣虛不足以帥血,則脈動不及尺寸本部,脈來短而無力。亦有因氣郁血瘀或痰滯食積,阻礙脈道,以致脈氣不伸而見短脈,但必短而有力,故短脈不可概作不足之脈,應注意其有力無力。應注意有無合脈,脈短有力而滑則為郁而化熱。
實脈:三部脈舉按均有力。主實證。邪氣亢盛而正氣不虛,邪正相搏,氣血壅盛,脈道緊滿,故脈來應指堅實有力。平人亦可見實脈,這是正氣充足,臟腑功能良好的表現。平人實脈應是靜而和緩,與主病之實脈躁而堅硬不同。脈見充實有力,正氣不虛,治療以祛邪為主,從其他相合的脈象要素辨別濕、熱、氣、血、痰、食的不同而立法處方。
滑脈:往來流利,如珠走盤,應指園滑。主痰飲、食積、實熱。邪氣壅盛于內,正氣不衰,氣實血涌,故脈往來甚為流利,應指園滑。若滑脈見于平人,必滑而和緩,總由氣血充盛,氣充則脈流暢,血盛則脈道充盈,故脈來滑而和緩。婦女妊娠見滑脈,是氣血充盛而調和的表現?;}主痰熱或者食積化熱,一般“有一分滑象,就有一分實證”,只要脈有滑象,就應注意實邪,所以在與虛脈的合脈中見滑象要處理好虛實的關系。
弦脈:端直以長,如按琴弦。主肝膽病,痰飲,痛證。弦是脈氣緊張的表現。肝主流泄,調理氣機,以柔和為貴,若邪氣滯肝,疏泄失常,氣郁不利則見弦脈。諸痛、痰飲,氣機阻滯,陰陽不和,脈氣因而緊張,故脈弦。瘧邪為病,伏于半表半里,少陽樞機不利而見弦脈。虛勞內傷,中氣不足,肝病及脾,亦見弦脈,弦而無力。若弦而細勁,如循刀刃,便是胃氣全無,病多難治。脾胃病弦脈最多見,木克土、肝為脾胃之賊,雖對肝木不公平,但也確實很多脾胃病是肝病導致的。
緊脈:脈來繃急,狀若牽繩轉索。主寒證、痛證。寒邪侵襲人體,與正氣相搏,以致脈道緊張而拘急,故見緊脈。諸痛而見緊脈,也是寒邪積滯與正氣激搏之緣故。緊脈和弦脈不太容易區別,從脈體上感覺,弦好像細一些,緊則粗一些,字面理解也有這個意思,一個是弦,一個是繩。再就是弦比較平順,緊則比較有起伏搏指的感覺。
長脈:首尾端長,超過本位。主肝陽有余,火熱邪毒等有余之癥。健康人正氣充足,百脈暢通無損,氣機升降調暢,脈來長而和緩;若肝陽有余,陽盛內熱,邪氣方盛,充斥脈道,加上邪正相搏,脈來長而硬直,或有兼脈,為病脈。
以上28種脈象,大多數都有虛實兩方面的主病,所以要注意虛實之間的判斷。